聽神經瘤放療效果好嗎?
發(fā)布時間:2021-12-10 16:56:04 | 閱讀:次| 關鍵詞:
- [案例]60多歲王先生腦干海綿狀血管瘤術后2年隨訪情況
- [案例]腦膜瘤全切記錄 | 當腫瘤瘋狂“汲取”你的血液,造成神
- [案例]腦干延髓-頸髓手術為什么風險大、難度高?INC巴特朗菲交
- [案例]頻繁頭痛、視力下降,元兇竟是松果體區(qū)腫瘤
- [案例]保守or手術?國際神經外科大咖揭秘松果體囊腫治療選擇
- [案例]得了這種膠質瘤,竟有望通過全切手術治愈!
聽神經瘤又稱前庭神經鞘瘤,是一種起源于八頸神經的良性腦腫瘤。美國每年有2000至3000例良性聽神經瘤確診新病例,其中約25%接受放射治療。一由于其良性性質,聽神經瘤患者的預后通常好,如果有適當?shù)谋O(jiān)測和治療,預期壽命不會縮短。因此,需對這些患者的長期治療后毒性進行加權。雖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比手術要低得多,一些患者在治療后會出現(xiàn)輻射誘發(fā)的副作用。高達40%的患者在治療期間可能會出現(xiàn)中耳副作用,這會導致耳鳴、頭暈和疼痛。幾乎一半的患者還可能經歷某種程度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SNHL),治療后持續(xù)惡化多年。
放射治療方案的選擇與放射劑量和具體采用的放射粒子有關。放療一般分為三種,即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或刀]、分級立體定向放射治療(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FSRT)和質子治療(proton therapy,PT)。放療的共同特點是只能局部控制而非根治腫瘤。目前尚無上述兩種或三種方式的對照研究。
放療適應證如下。
- ·無實用聽力(AAO-HNS評級C和D)。
- ·腫瘤<2cm。
- ·腫瘤生長速度≥3mm/年。
- ·身體條件差不適合手術(ASA≥4)。
高齡或合并基礎病者更適宜放療,可以規(guī)避麻醉及手術相關風險。但放療也可引起聽力下降、三叉神經和面神經功能下降、組織粘連、腦積水甚至惡變(盡管少見)等并發(fā)癥”,少見后遺癥還包括遲發(fā)性嚴重頭痛、面部疼痛和新的神經運動障礙。
此外,即使對于體弱者(ASA≥4),上述治療方案也存在爭議:大腫瘤實施腫瘤減容手術(不追求全切)可能是可行方案;小腫瘤(<2cm)和管內型腫瘤可能更適合隨訪觀察。雖然如此,仍有許多研究提出對上述情況采用放療(不考慮患者聽力)。較新系統(tǒng)綜述分析發(fā)現(xiàn)放療的作用既不規(guī)范也不明確。事實上,考慮到部分腫瘤可能保持穩(wěn)定或生長緩慢,放療成果至少在程度上應歸功于腫瘤自身特性。因此,較新指南建議相對于放療,不伴耳鳴的管內型或小腫瘤采用隨訪觀察對腫瘤生長或聽力保留并無負面影響。
放療可應用于手術或放療失敗者補救治療,但對于腫瘤復發(fā)需要再次手術者,放療所致放射性粘連增大了術中保留面神經的難度。放療后聽力保留率約為50%,但不同研究差異較大。
放療副作用
有證據(jù)表明,對耳蝸的劑量和頭頸部腫瘤放射治療后觀察到的聽力損失程度之間存在相關性。對于接受分次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的聽神經瘤患者,托馬斯等人的一項研究表明,較小和較大耳蝸劑量,以及耳蝸接受處方劑量的50%、80%和90%的百分比,都強烈預示著隨后的聽力惡化。對于立體定向放射手術(SRS),當對中央耳蝸的劑量保持在4.2 Gy以下時,Kano等人觀察到明顯更好的聽力保留。蒂莫爾等人還證明了接受伽瑪?shù)斗派涫中g治療的聽神經瘤患者的較大耳蝸劑量和聽力損失程度之間的相關性。
除了聽力損失,許多聽神經瘤患者在放射治療后還會出現(xiàn)顱神經病變。在一項對149例聽神經瘤放射外科的研究中,F(xiàn)oote等人發(fā)現(xiàn),腦干的較大劑量是治療后面部、三叉神經或任何其他類型神經病變發(fā)生率的較重要評估因素。因此,保留腦干的劑量也需是這些患者的高度優(yōu)先事項。
患者自述|不面癱,聽力保留,我終于擺脫了3.3cm聽神經瘤!

- 所屬欄目:聽神經瘤
- 如想轉載“聽神經瘤放療效果好嗎?”請務必注明來源和鏈接。
- 網(wǎng)址:http://www.zb7199.com/tingshenjingliu/1373.html
- 更新時間:2021-12-14 15: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