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瘤切除術后復發(fā)的預后基因
發(fā)布時間:2022-10-27 21:38:01 | 閱讀:次| 關鍵詞:腦膜瘤切除術后復發(fā)
- [案例]天救自救者,復雜型腦膜瘤患者如何開啟“開掛模式”,
- [案例]中德國際交流項目進行時|INC巴特朗菲教授順利完成一臺兒
- [案例]一次檢查發(fā)現(xiàn)腦袋里有3個“占位”!該怎么治療?國際顱
- [案例]腦干被蓋大揭秘 | 手術風險的“雷區(qū)”,中腦、橋腦、延
- [案例]這臺腦干禁區(qū)手術無人接招?手術前后,他從「反應遲鈍
- [案例]坐輪椅跨省1000公里求醫(yī):突破腦干“禁區(qū)”成功“拆彈”
腦膜瘤占美國診斷的全部原發(fā)性顱內腫瘤的38%,并且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較常見的腫瘤。一盡管許多腦膜瘤生長緩慢,但仍有相當一部分腦膜瘤具有高的國際衛(wèi)生組織(世衛(wèi)組織)組織病理學分級,包
本文有560個文字,大小約為3KB,預計閱讀時間2分鐘
腦膜瘤占美國診斷的全部原發(fā)性顱內腫瘤的38%,并且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較常見的腫瘤。一盡管許多腦膜瘤生長緩慢,但仍有相當一部分腦膜瘤具有高的國際衛(wèi)生組織(世衛(wèi)組織)組織病理學分級,包括非典型腦膜瘤(世衛(wèi)組織ⅱ級,10%-20%)和間變性腦膜瘤(世衛(wèi)組織ⅲ級,3%-5%),盡管局部控制良好,但仍易于局部復發(fā)。一此外,有一部分世衛(wèi)組織ⅰ級腦膜瘤患者出現(xiàn)了組織病理學或臨床特征無法評估的反常復發(fā)。

較近對腦膜瘤的遺傳、轉錄和表觀遺傳學特征的研究已經確定了相互排斥的腦膜瘤亞組,這些亞組含有復發(fā)性突變。世衛(wèi)組織II級和III級腦膜瘤傾向于含有22號染色體缺失或腫瘤控制基因失活突變NF2在某些情況下,不太常見的改變端粒酶催化亞基和其他基因。盡管高級別的腦膜瘤也具有染色體不穩(wěn)定性和的拷貝數(shù)變異(CNVs)的特征,但是大多數(shù)CNVs在腦膜瘤中的臨床和基因表達意義還不完全清楚。
較近,基于甲基化的腦膜瘤分類已經成為一種強有力的預后分析,盡管在大多數(shù)中心實施起來具有臨床挑戰(zhàn)性。全基因組轉錄譜也已經鑒定了基于基因表達的腦膜瘤亞組,這些亞組似乎根據(jù)位置和臨床結果分層,但是像基于脫氧核糖核酸(DNA)甲基化的譜分析一樣,由于這些方法的財政、后勤和質量確定負擔,這些方法在臨床上實施仍然具有挑戰(zhàn)性。
較近,基于甲基化的腦膜瘤分類已經成為一種強有力的預后分析,盡管在大多數(shù)中心實施起來具有臨床挑戰(zhàn)性。全基因組轉錄譜也已經鑒定了基于基因表達的腦膜瘤亞組,這些亞組似乎根據(jù)位置和臨床結果分層,但是像基于脫氧核糖核酸(DNA)甲基化的譜分析一樣,由于這些方法的財政、后勤和質量確定負擔,這些方法在臨床上實施仍然具有挑戰(zhàn)性。
臨床侵襲性腦膜瘤的基因表達特征
我們報道的腦膜瘤基因特征包括參與細胞周期調節(jié)和增殖的富集基因,以及參與干細胞分化、傷口愈合和腫瘤控制功能的控制基因。作為一個額外的外部合適性標記,我們發(fā)現(xiàn)的許多預后基因以前與侵襲性腦膜瘤有關,包括FOXM1,2A,BIRC5,MYBL2,和CDC2。我們小組先前的工作證明了高表達的。FOXM1和FOXM1目標基因,包括2A與較差的結果有關。
BIRC5其基因產物也稱為生存素,與共表達FOXM1結果不佳且具有耐藥性的乳腺癌患者。同樣的,F(xiàn)OXM1和MYBL2與通過基因表達聚類確定的腦膜瘤預后較差相關。因此,我們的腦膜瘤基因特征和風險評分的這些組成部分可能代表了與腦膜瘤細胞增殖和有絲分裂相關的一組共同的或趨同的基因。
BIRC5其基因產物也稱為生存素,與共表達FOXM1結果不佳且具有耐藥性的乳腺癌患者。同樣的,F(xiàn)OXM1和MYBL2與通過基因表達聚類確定的腦膜瘤預后較差相關。因此,我們的腦膜瘤基因特征和風險評分的這些組成部分可能代表了與腦膜瘤細胞增殖和有絲分裂相關的一組共同的或趨同的基因。
結論
研究中的預后基因似乎都與增殖、血管生成和侵襲有關。

- 所屬欄目:腦膜瘤
- 如想轉載“腦膜瘤切除術后復發(fā)的預后基因”請務必注明來源和鏈接。
- 網(wǎng)址:http://www.zb7199.com/naomoliu/2215.html
- 更新時間:2022-10-28 16: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