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質瘤手術后偏癱等運動障礙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6 13:50:36 | 閱讀:次| 關鍵詞:
- [案例]腦膜瘤全切記錄 | 當腫瘤瘋狂“汲取”你的血液,造成神
- [案例]保守or手術?國際神經外科大咖揭秘松果體囊腫治療選擇
- [案例]得了這種膠質瘤,竟有望通過全切手術治愈!
- [案例]腦干延髓-頸髓手術為什么風險大、難度高?INC巴特朗菲交
- [案例]60多歲王先生腦干海綿狀血管瘤術后2年隨訪情況
- [案例]頻繁頭痛、視力下降,元兇竟是松果體區(qū)腫瘤
惡性原發(fā)性腦腫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34.2%,而非惡性腫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91.9%。無論瘤種如何,與腦瘤共存通常意味著生活就要被腫瘤困擾,這可能包括神經功能缺損。神經功能缺損的類型因位置和疾病階段而異,但運動功能缺損是常見的,其中就包括偏癱。了解運動缺陷的臨床意義可以為好轉功能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的干預措施提供指導。膠質瘤手術后偏癱發(fā)生概率及如何預防?運動缺陷可能發(fā)生在任何類型的腫瘤,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但往往更常見于原發(fā)性惡性腫瘤。運動障礙是惡性神經膠質瘤患者二常見的癥狀,僅次于疲勞。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運動障礙比間變性星形細胞瘤患者更常見。腦轉移瘤導致癱瘓、共濟失調和失調的頻率與膠質母細胞瘤相似。
膠質瘤手術后偏癱發(fā)生概率?
膠質瘤可能出現(xiàn)廣泛的運動缺陷,具體缺陷的發(fā)生率各不相同(表1)。報告的運動缺陷發(fā)生率的可變性部分是由于重疊和不一致的術語;例如,共濟失調和偏癱都可能產生步態(tài)障礙,但這三項中的任何一項都可能被報告為缺陷。此外,報告運動缺陷發(fā)生率的研究是在腦腫瘤患病期間的不同時間點進行的。

表1。腦腫瘤疾病中運動障礙的報告發(fā)生率
膠質瘤哪些位置會出現(xiàn)偏癱?
運動缺陷與受腫瘤或其治療影響的解剖結構直接相關。可能出現(xiàn)輕偏癱或者半身不遂的位置有:額葉、丘腦、內囊、腦干。腫瘤可能會跨越解剖邊界,壓迫正常腦組織,甚至損傷到正常腦組織。腫瘤可能跨越解剖界限,產生復雜的缺損。痙攣性偏癱/麻痹可累及上運動神經元通路,通常累及多組肌肉而非個別肌肉。腦橋上方的位置決定了虛弱是局限于手、手臂、腳或腿,還是包括全部這些區(qū)域。
膠質瘤偏癱的誘因有哪些?
許多因素導致了偏癱等運動缺陷。受腫瘤或繼發(fā)于治療的炎癥影響的運動通路導致局灶性運動缺陷。運動通路的外科手術操作可能會造成緩慢解決或無法好轉的缺陷。放療和化療引起的壞死可能會產生局灶性運動障礙,因為腫瘤細胞死亡會產生局部炎癥反應。癲癇發(fā)作也可能產生局灶性缺損,這可能是區(qū)分腫瘤進展或治療效果的挑戰(zhàn)。
什么時候會出現(xiàn)運動缺陷?
在整個腦瘤疾病過程中,運動缺陷隨時都可能發(fā)生。超過70%的惡性膠質瘤患者報告在病程中的某個時間出現(xiàn)運動功能障礙。不存在運動癥狀的特定軌跡,盡管在不同的疾病階段模式是可識別的。診斷時出現(xiàn)的運動障礙可通過添加皮質類固醇或手術減瘤后得到好轉好轉的程度取決于嚴重性;診斷時出現(xiàn)的重度偏癱可能會好轉但不會消失,而輕度虛弱可能會完全消失。術前缺陷通常與腫瘤水腫有關,當腫瘤負荷減輕且水腫得到控制時,運動癥狀可能會好轉。手術引起的運動障礙可能是手術操作或術后水腫的結果。手術引起的運動缺陷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好轉,但是,老年人可能體驗不到好轉,可能是由于身體機能下降。另外,如果手術時已經對神經造成了損傷導致的運動缺陷,一般難以恢復。腫瘤位置當涉及運動通路時,治療的延遲效應也可導致局灶性運動缺陷。運動缺陷在復發(fā)時比較初診斷時更嚴重。
運動缺陷和生存期的關系
已經發(fā)現(xiàn)運動缺陷的存在對生存期有負面影響。Chaichana等人評估了393例接受手術切除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術前生存因素。在控制了已知有助于預后的因素(切除范圍和輔助治療的使用)后,他們發(fā)現(xiàn)術前運動障礙是成年人生存期明顯縮短的獨自評估因素。同樣,McGirt等人發(fā)現(xiàn)手術獲得性缺陷的患者比沒有出現(xiàn)新的圍手術期缺陷的患者存活時間明顯更短。在對306名患者的回顧性研究中,出現(xiàn)新的或惡化的圍手術期運動障礙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減少了3.9個月。兩位研究人員都不能確定存活率下降的原因,但認為運動缺陷對功能結果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是存活率下降的可能機制。
膠質瘤術后偏癱能預防嗎?巴特朗菲教授解析腦干腫瘤手術要點
1、功能區(qū)等位置的膠質瘤,其術前細致的手術評估、合理的手術方案的確定和有經驗的手術團隊至關重要。需要根據(jù)腫瘤的不同位置,選擇適宜的手術入路。即便腫瘤位于腦功能區(qū)(包括腦干、脊髓、胼胝體、丘腦等)也是可以手術的,手術切除很大水平上取決于腫瘤的位置和類型。當腫瘤邊界和正常組織有較明確的邊界時,在技術豐富的術者手下也是可以盡量全切的,比如毛細胞星形細胞瘤、海綿狀血管瘤這種良性的、邊界清楚的腫瘤,雖然長在腦干,但是手術全切的可行性及預后都是很理想的,巴教授在既往近30年的腦干海綿狀血管瘤的手術經驗無疑是前沿的證明。
2、有很多方法可較大水平避免手術風險與并發(fā)癥,比如、擁有技術經驗的外科醫(yī)生、護理團隊、麻醉師等,比如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設備(手術過程中進入腦干安,全區(qū),要注意腦干內腫瘤通常會扭曲正常的解剖結構并取代正常的位置,可使用術中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定位克服這樣的弊端,并提示功能區(qū)和非功能區(qū),以選擇較佳切入點,避免腦干損傷),或是運用術中清醒手術來測試患者的功能保留情況,此外,術中磁共振成像(iMRI)以及術中神經導航都可以很好地協(xié)助主刀醫(yī)生準確操作。
3、手術期間,原則上切除腫瘤的盡量都只在腫瘤上操作,盡量避免接觸及牽拉腦正常組織、小腦半球、顱神經等,避免重要神經損傷,避免術后小鬧性緘默癥和延髓球麻痹等風險。術后要注意密切觀察,警惕梗阻性腦積水和出血。
結論:
隨著在整個病程中接受康復治療,對膠質瘤診斷后運動障礙的臨床意義的認識越來越多。預防和治療運動缺陷可以好轉功能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量。為了預防膠質瘤術后偏癱,選擇技術高超的神經外科團隊至關重要。

- 所屬欄目:膠質瘤
- 如想轉載“膠質瘤手術后偏癱等運動障礙研究”請務必注明來源和鏈接。
- 網(wǎng)址:http://www.zb7199.com/jiaozhiliu/392.html
- 更新時間:2020-07-16 13:49:16
- 上一篇:膠質瘤化療的周期
- 下一篇:腦膠質瘤發(fā)展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