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干膠質瘤全切術后2年:從消瘦患兒到奔跑少年的康復紀實
發(fā)布時間:2025-06-21 09:17:19 | 閱讀:次| 關鍵詞:腦干膠質瘤全切術后2年:從消瘦患兒到奔跑少年的康復紀實
- [案例]髓母細胞瘤治療后能長期生存嗎?有!8歲患兒經(jīng)治療后能
- [案例]40歲獨子不幸罹患腦干海綿狀血管瘤,老父親尋醫(yī)巴教授術
- [案例]國際顱底教授“零并發(fā)癥”全切較大顱咽管瘤,35歲精英重
- [案例]耳聾、面痛背后的罕見病因:巖尖膽固醇肉芽腫,治愈之
- [案例]二級額葉膠質瘤術后四年復發(fā)惡化成三級較大腫瘤,繼續(xù)
- [案例]腦膜瘤為何要追求順利全切?CPA區(qū)腦膜瘤術后2年未復發(fā)告
腦干腫瘤的臨床治療困局
當兒童被確診為腦干膠質瘤時,多數(shù)醫(yī)療建議往往傾向于保守觀察。究其原因,腦干的功能解剖高度集中在極為狹窄的區(qū)域,實施手術切除猶如在精密區(qū)域執(zhí)行高風險操作。然而,在巴教授與腦干疾病長達 50 年的診療歷程中,一組數(shù)據(jù)頗具說服力:30 余年腦干膠質瘤手術經(jīng)驗積累,大多數(shù)患者的腫瘤切除率可達 90% 以上,部分低級別腫瘤患者甚至實現(xiàn)了臨床治愈。
“我們完全有能力切除腫瘤,但在諸多病例中,我們更注重避免神經(jīng)功能損傷。” 正是秉持這一手術原則,多年來 INC 見證了眾多腦干膠質瘤患兒的康復奇跡 —— 他們不僅獲得了理想的腫瘤切除率,術后也未出現(xiàn)明顯的神經(jīng)功能損害,部分病例更迎來了 “治愈之光”。
典型病例:6 歲燦燦的生命逆襲之路
在這群不幸卻又幸運的小患者中,6 歲的燦燦堪稱特殊一例。曾幾何時,由于腫瘤作祟,這個小男孩日漸消瘦、營養(yǎng)不良,多次被明確告知 “手術風險極大”。而 3 個月后,巴教授主刀的近全切除手術,不僅未引發(fā)新發(fā)神經(jīng)功能損傷,更讓燦燦的后續(xù)治療無需依賴輔助手段。
術后 1 年,看著曾經(jīng)骨瘦如柴的燦燦逐步恢復健康,肉嘟嘟的臉頰上重新綻放笑容,巴教授倍感欣慰。與家人一同包水餃、在戶外自由奔跑、充滿活力地蹦蹦跳跳…… 這些昔日不敢想象的場景,如今已成為燦燦的日常生活。術后 2 年隨訪時,巴教授評價道 “這是一個極佳的結果”,這位勇敢的腦干膠質瘤男孩,終于能夠奮力奔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PART 1 隱匿的病灶:消瘦表象下的腦部病變
燦燦出生于 2016 年,他的成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3 個月大時因肺炎住院近 1 個月;8 個月大時頻繁出現(xiàn)不明原因腹瀉;10 個月大時體重開始持續(xù)下降,整個人肉眼可見地消瘦。盡管情況異常,但鑒于癥狀尚未達到危急程度,燦燦父母并未第一時間帶其就醫(yī)。直至燦燦 6 歲,已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他在當?shù)貎和t(yī)院接受檢查,結果顯示問題竟出在顱內 —— 腦干延髓部位存在占位性病變。“腦干延髓位置深在,手術風險極大” 的診斷,瞬間將燦燦一家推入絕望的深淵,難道孩子真的失去生機了嗎?
術前影像特征:延髓背側可見以囊性為主的病變,向后延伸至四腦室下部,病灶大小約為 21.6mm×25.2mm。
PART 2 國際診療方案:近全切除帶來治愈希望
身為父母,無法接受放棄孩子的治療,為尋求更優(yōu)的診療方案,燦燦父母輾轉聯(lián)系到巴教授。巴教授的一封郵件,為遠在千里之外的他們帶來了新生的希望:“腫瘤具備手術指征,很可能是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或其他低級別腫瘤,并非惡性病變。我能夠安全切除的腫瘤組織越多,對孩子的預后越有利。”3 個月后,燦燦在醫(yī)院等待手術,一旁的父母為他加油打氣,在病魔面前,親情化作具體的行動,所有人都在為這個小男孩祈禱。
幸運的是,手術進展十分順利。燦燦的腫瘤實現(xiàn)近全切除,術后病理結果顯示為低級別膠質瘤(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WHO I 級),這一結果預示著燦燦將擁有良好的預后。
INC 醫(yī)學提示: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屬于局限性腫瘤,通過徹底的手術切除有望實現(xiàn)治愈。即便未能完全切除,通常也能延長患者生存期。例如一項研究納入了 22 年間某醫(yī)療機構收治的 361 例兒科低級別膠質瘤患者,其中 63% 為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該研究中患者的 10 年和 20 年總生存率分別達到 87% 和 82%。
PART 3 術后康復歷程:從病房到校園的蛻變
術后第 1 天:燦燦順利轉回普通病房。巴教授指出,燦燦無需進行腫瘤的輔助治療,僅需定期進行磁共振復查,若病情穩(wěn)定,可延長復查間隔時間。
術后第 2 天:燦燦精神狀態(tài)良好,可自主呼吸,四肢活動正常,未出現(xiàn)新發(fā)神經(jīng)功能損傷。恢復精力的他在床上玩耍玩具,在醫(yī)院幼教老師的協(xié)助下,親手制作了一塊華夫餅。
術后 1 年:燦燦與父母再次見到來華開展示范手術的巴教授,此時的他已恢復活力,肉嘟嘟的小臉上洋溢著笑容,面對巴教授的鏡頭比出 “耶” 的手勢。巴教授不禁為他豎起大拇指,稱贊道:“Very good!核磁檢查顯示孩子一切正常,你們完全可以放心。”
術后 2 年:巴教授查看燦燦的最新影像資料后,評價這是一個極佳的結果,并針對燦燦術后的后續(xù)治療及隨訪給出了專業(yè)建議。
后記:生命的奔跑與幸福的詮釋
曾經(jīng)食欲不振、身形瘦小、甚至伴有營養(yǎng)不良的男孩,如今努力地成長著。他變得喜愛進食,體重從不足 25 斤增長至 38 斤,重新回歸校園,能夠與小伙伴們一同快樂地上學,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吹綘N燦奮力奔跑、陪伴父母包水餃的場景…… 或許這就是幸福的真正意義 —— 讓生命重獲自由奔跑的權利。

- 所屬欄目:膠質瘤
- 如想轉載“腦干膠質瘤全切術后2年:從消瘦患兒到奔跑少年的康復紀實”請務必注明來源和鏈接。
- 網(wǎng)址:http://www.zb7199.com/huanzhegushi/jiaozhiliu/5793.html
- 更新時間:2025-06-21 09:08:31